中信建投武超则:2025年仍将聚焦国产算力与AI应用的双重发展
XM外汇官网APP报道,中信则年重发展2月25日,建投聚焦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XM外汇TMT行业首席分析师武超则在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度“人工智能+”投资策略会上,国产分享了其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算力展望。他表示,应用2025年将继续看好国产算力和AI应用两个领域,中信则年重发展其中国产算力被视为今年最为确定的建投聚焦投资机会。
武超则指出,武超接下来两个月的国产XM外汇重点将观察中国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是否因AI的变化而提前结束下行周期。尽管春节期间发生了诸多变化,算力他透露对2025年的应用前景看法未变,仍然坚定看好国产算力和“AI应用落地生根”这两个方向。中信则年重发展
他强调,建投聚焦国产算力是武超2025年最具潜力的投资方向之一。随着大模型的应用普及和本地化部署,国产算力正成为上游投资的热门领域。此外,春节后,腾讯、阿里等企业迅速整合DeepSeek的能力,显示出行业正在加速转变。开源的推进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促进了本地部署。
未来的模型创新不会止步,可能在预测、情感等领域超越人类水平,从而在科研、医疗和工业制造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这或许比预期来的更快。
武超则认为,DeepSeek的出现曾引发算力需求的担忧,担心降低训练成本会减少算力需求。然而,他们认为Scaling Law(规模化法则)依然适用,算力需求将回归基础预训练的需求。训练过程主要分为预训练、后训练和推理阶段,形成了螺旋式迭代的需求链。
他指出,全球大厂将迅速接入类似阿里云的服务,并且OpenAI的战略也会受到影响。春节期间,OpenAI推出的o3-mini虽然价格高于DeepSeek,但显著降低了运算成本,未来将不断出现类似的模型产品。
此外,开源与闭源的讨论将持续存在。回顾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分别代表了闭源和开源的成功。武超则认为,未来模型的发展将同时具备开源与闭源的特征。
投资方面,他将方向分为四个部分:算力本身、应用、端侧以及数据。此外,智能体领域在2025年依然将受到关注。总体来看,算力需求远未结束,依然存在机会,而推理需求的比例将会增加。
从长远角度看,中国云厂商的资本开支仍有较大发展潜力。根据2023年Q1的数据,中国互联网厂商的资本开支预计在3000亿到4000亿元人民币间,虽然与过去相比增长接近一倍,但仍明显低于北美。武超则提到,当前中国的云厂商资本开支仅约为北美的七分之一。
最后,武超则提到,观察中国运营商是否因AI变化而提前结束下行周期将是重点。如果结束下行,云厂商和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将成为算力上游投资的重要驱动力,这将为后续投资提供确定性。他总结称,今年的市场状态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2013年,硬件长时间积累、渗透率提升以及用以支撑的操作系统日趋可靠,而大模型的出现则为应用探索奠定基础。最终,行业的主流化取决于应用的价值远超基础设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