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新势力崛起:科技股领衔入通,谁能突围成为下一个 “北水” 宠儿?
根据XM外汇官网APP的北水最新消息,港股通标的港股股领经过年度调整,新增27只股票,通新通能突围XM-MT4其中科技股表现突出,势力尤其是崛起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医疗科技等领域的科技公司,成为市场的衔入下新宠。相对而言,成为宠儿传统消费和地产行业则面临大规模剔除,北水显示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港股股领XM-MT4强烈偏好。
市场风格的通新通能突围切换带来了明显的“入通”效应,本次港股通调整中科技公司占据重要地位,势力新纳入的崛起27只股票中,科技企业超过15家,科技占比超55%。衔入下包括“舱驾一体第一股”佑驾创新(02431)和“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02506)等均被纳入。而被剔除的28只股票中,传统消费和地产公司占比接近60%。
这一趋势反映出港交所的严格选择标准。根据相关规定,港股通标的需为恒生综合大型股、中型股指数成分股或市值不低于50亿港元的小型股指数成分股,并需满足盈利和合规等硬性指标。科技企业凭借高估值和技术创新优势,特别受青睐,因此在此次调整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港股通的调整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密切相关。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迅速发展,资本市场显著向这些领域集中。港股通作为内地资金流入的重要通道,其标的调整自然而然成为投资的风向标。
对于新晋纳入的科技企业来说,港股通带来的流动性明显提升。据LiveReport数据显示,27只新标的开始交易时的成交额平均较年内日均增长了7.91倍,其中贝壳-W(02423)以16.9亿的成交额位居榜首,毛戈平(01318)和越疆(02432)等股票的成交量更是激增超过10倍。
此外,相关股票的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渠道参与交易,市场的增量资金也显著增加。然而,“入通”企业的成功基本上依赖于其健康的公司基本面,尤其是技术领先和财务稳健的双重保障。
短期的股价波动和长期的估值重构是迭起的。例如佑驾创新,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其自动驾驶项目在今年2月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上半年,佑驾创新的营收是2.37亿元,同比增长44.5%,其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达14.1%,显示出公司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新纳入港股通的股票平均涨幅为0.72%,个股表现差异明显。在港股通开始之初,市场资金的博弈较为激烈,可能出现一定波动。但历史经验表明,流动性改善和稳健基本面的企业在中长期内具备上涨潜力。
随着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科技股的估值溢价可能进一步扩大。佑驾创新的日均成交额已攀升至1亿港元,3月13日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1%。
同时,港股的持续回暖也是值得关注的,2024年恒生指数结束了连跌4年的困境,全年涨幅近20%。2025年以来,恒生指数已累计上涨18.2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累计上涨31.15%,显示出市场的良好表现。相比之下,德国DAX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上涨幅度分别仅为15.57%和0.61%,而纳斯达克指数则出现了5.77%的下跌。
综合机构的观点,科技板块将成为2025年全年投资的主线。在科技股主导的新周期中,具备技术壁垒和财务健康的优质企业将持续吸引市场资金关注。投资者则需要在短期波动和长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以抓住港股通新势力带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