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明年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看好锂电电池及材料端的出货量和价格上调机会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中信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储能需求将超出预期,建投价格机从而带动锂电电池及材料的明年出货量和价格上调。预计到2026年,储能超预池及材料出货国内和海外动力电池需求将分别同比增长16%和20%,需求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1559GWh,有望同比增长17%。好锂在储能需求超预期的电电端背景下,材料环节的量和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部分环节可能出现紧张情况。上调预计到2026年第四季度,中信6F、建投价格机LFP、明年隔膜和铜箔的储能超预池及材料出货产能利用率将达到106%、96%、需求98%和95%。当前,6F环节的散单价格已从底部翻倍,而LFP、负极、隔膜、铜箔及铝箔的价格也渐渐上涨。
展望“十四五”时期,全球及国内新能源装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从而催生电力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1. 高比例风光并网将激增调节需求,储能因其经济性将迎来大规模推广。过去几年储能投资成本大幅降低,使其成为电网灵活性资源中最具经济性的选择,全球储能需求将进入共振,推动锂电行业进入新周期。
2. 新能源将促使电网投资大幅提升,推高终端用电价格长期走高。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电网投资将逐步增加,预计最终会反映到终端用电成本上,推动终端电价走高,同时为户储与工商储需求提供空间。
3. 低碳高密度电源将成为稀缺资源。目前主流新能源光伏与陆风的土地占用较多,未来将逐步放量更多高密度、低成本的电源,譬如海风、SOFC、燃气轮机与核电等。
4. AI推动的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显著提升,供电系统将迎来革命。以GB300平台为例,其功耗是传统机柜的十倍以上。未来,AIDC电源对高效率和可靠性的需求将提高,SST结合800V HVDC将成为最终解决方案。此外,储能将为AIDC提供容量,预计有望引发AIDC配储需求暴增。
从2026年开始的行业选择策略来看,中信建投将基于供需增速的差异,结合各行业供需比与格局边际变化进行综合评分。AIDC、新能源新技术、大储、锂电、海风、电力设备出海、电力设备特高压和户储等领域的评分较高,建议重点关注。
储能:经济性提升助力储能需求全球爆发,锂电行业进入新周期,目前户储和工商储市场被市场低估。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储能行业已突破经济性拐点,将带来非线性增长。预计明年国内装机有望达到300GWh,锂电池总需求将超过2700GWh,同比增速超30%。其中,储能电池需求将超过900GWh,锂电多个环节或将出现紧缺情况。海外市场方面,美国的数据中心配储量将带来数百GWh的储能需求,而欧洲、澳大利亚、拉美的需求也十分旺盛。随着全球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将催生大量储能需求与电网改造需求,推动户储与工商储的长期需求增长。
锂电:需求成为关键矛盾,材料在周期反转中具备弹性。中信建投看好储能的超预期增长,包括锂电池和材料的出货量及价格的上调。预计到2026年,国内储能装机量将同比翻倍,全球储能电池发货需求预计将达到943GWh,同比增长68%。在电动车领域,考虑到国内政策退坡及欧洲市场的双轮驱动,预计2026年国内和海外的动力电池需求将分别增长16%和20%,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1559GWh,同比增长17%。综合各个消费等领域,2026年全球锂电需求预计为2716GWh,同比增长32%。供给方面,过去两年的价格回落导致产业链公司扩产速度减缓,受融资收紧和连续亏损影响,大部分公司难以大幅扩产。此前的过剩产能在需求年均复合增长30%以上的背景下逐步被消化,目前材料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超过75%,2026年第二季度将突破80%,具备涨价基础。中信建投预计明年在超预期储能需求的推动下,材料环节的产能利用率将提升,部分环节或将出现紧张。预计到2026年第四季度,6F、LFP、隔膜和铜箔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106%、96%、98%和95%。当前6F环节的散单价格已经翻倍,同时LFP、负极、隔膜、铜箔和铝箔的价格也开始上涨。
在固态电池方面,目前正处于技术方案的中试线推进阶段,关键进展中。设备环节方面,因新产业导入预期,设备端的订单落地速度将快于材料端,同时干法工艺在价值提升上相比传统液态电池的湿法涂布工艺有优势,故建议关注进展迅速、客户绑定能力强且在核心设备方面有差异化布局的厂商。
电力设备:出口具备高景气与强基本面,高压设备在国内市场稳步推进。
1) 海外:出口市场景气延续,核心公司的出口业务实现增长与增利。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出口业务的订单及收入增速均可观,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波动,因此具备出海强α属性并丰富产品阵列的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行业的β增益。关注北美、中东等市场持续放大的增量机会。
2) 国内:订单充足,基本面稳固。领导高压设备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交付略慢,但手握大量订单足以支撑未来业绩,预计2025年下半年网内高压设备的订单将持续放量,西北主网对高压设备的需求仍持续旺盛。由此可见,高压设备行业依旧保持较高的确定性,2025年高压设备订单有望放量,预计2026年业绩支持力度强。
风电:2025年风电行业的基本面明显修复,逐步走出困境。2025年风电行业基本面将明显修复,行业走出困境,值得关注的方面包括:出海主线,尤其是海外海风市场的机会,风机、塔筒、海工及海缆的出海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双重增长。部分环节的出海单位盈利将显著高于国内市场。预计国内风电行业将在需求景气的背景下,行业价格与盈利水平将回归健康发展,国内的经营生态环境将大幅改善。后续重点关注:国内外海风的需求及建设进度、企业订单获取情况等,部分公司如大金重工的出口业务以及航运物流、浮式布局等方面也需重点关注。“主机企业出海”将迎来爆发期,关注风机企业的出海动态,同时,国内市场应关注2026年主机业务盈利是否超出预期(目前市场预期为2-3%的净利率)。
光伏: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光伏行业有望加速出清。第三季度光伏反内卷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使硅料环节扭亏为盈,行业大部分环节的盈利显著改善。目前光伏的反内卷政策仍在继续,后续需重点关注硅料产能整合与组件顺价进展。在硅料的产能控制与销售控制已经执行的情况下,产能整合方案的细节也将陆续确认,预计最终方案将在近期落地。尽管光伏反内卷已初见成效,但硅料环节仍面临较高的库存周期,因此后续还需关注行业的减产和去库节奏。短期内关注政策的执行力度,看好主材、辅材的龙头企业,以及行业新技术方向(如BC、TOPCon3.0、浆料)。
AIDC配电:强预期与现实持续兑现,保持高景气的主线方向。
1) 需求:海内外AIDC需求高景气共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AIDC资本开支持续提升。
2) 趋势:英伟达的800V供电方案趋势明确,功率密度的提升催生供电方案的迭代,头部设备厂商已纷纷布局SST/HVDC等前沿技术争抢先机。
3) 共振向上:2025年第三季度AIDC的高景气已在订单与收入上得以体现,头部公司在高景气阶段的弹性将持续释放。预计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我们将见证AIDC相关业务的持续落地,行业的高景气与业绩兑现的共振将向上。